(一)精细整地。选择有机质丰富、结构良好、养分充足、保水能力强、通气性良好的地块。在土壤干后整地,砍草清园、旋耕并打行沟,地块中央和边缘需开排水沟,以防积水涝害。
(二)精准播种。荞麦最适萌发温度℃,应在充分考虑授粉期避开℃以上高温等不利气候情况下,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安排播种,切忌低温强雨播种。条播的行距厘米左右,播深厘米,苦荞播量公斤亩,甜荞播量公斤亩,每亩折合留苗万万株。肥料均匀撒施于开好的备播条带沟面上,播种施肥完成后及时耙土覆盖。可在播后于空隙处漫灌浇水,首次浇水需要浇透土地,但是不宜引起发芽处土壤板结。播后若有降雨,则不需浇水。
(三)科学田管。防旱防涝,播后遇干旱及时镇压,土颗粒要整碎,压实土壤,减少空隙,使土壤耕作层上虚下实,以利发芽出苗。降水较多时,及时排水;地表板结时,宜轻耙破土,以不损伤幼苗为度;光照较强时,根系附近湿润即可不浇水、反之浇水。中耕除草、追肥,在第4片真叶出现后中耕,铲除杂草,间苗,去掉弱苗、多余苗;若初花期植株高度不足0.3米,可追施氮肥。化控,以籽粒收获为目的,为防徒长倒伏需进行化控;以收获植株为目的,不需化控。
(四)防控病虫。注意立枯病、轮纹病、地下害虫等病虫害防治。防治时坚持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应综合采取田间清洁,加强管理,温汤浸种,轮作倒茬,药剂防治等措施。提倡采取农业防治、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,化学防治为辅。
(五)适时收获。植株80%以上呈现本品种成熟种子固有颜色时,为适宜收获期。收获方法以割为主,可使用机器割或人工割。割倒后可用小功率水稻脱粒机进行脱粒。一般要求当天割当天脱粒。收获的种子应及时晒干、除杂。当水分低于13%时,可保存于冷凉干燥的容器中。有条件的可真空包装储存。